毛砚耘
我是一名军嫂,还是一名为退役军人服务的工作者,今生注定与军人有缘。在工作中,我接触过很多老兵,有走过枪林弹雨的革命前辈,有白手起家从头迈的创业者,有俯身基层藏功名的兵书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品质——退役不褪色、红心永向党!
记得去年春节前,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老兵,你好》栏目组,专程来咱们淮安专题采访了四名老兵,并在春节期间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长,播出了他们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其中有位老兵叫於如桂,1983年入伍。他苦练杀敌本领,荣获“模范标兵”称号。1984年,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完成重要作战任务7次,英勇负伤,荣立了二等功。一次,在代号“116”阵地阻击战中,他高烧39度仍带病作战,被敌人的炮弹掀飞4米多高……身负重伤的他被紧急送往后方抢救,前后经过9次手术昏迷长达57天后,终于奇迹般地醒了过来。可他的10位同乡战友,却永远留在了前线。
战场上,於如桂曾和同乡战友约定:谁能活着,就要照顾牺牲战友的父母。这个约定,他一守就是35年。35年来,无论有多忙,於如桂每年都要到战友坟前祭扫祭奠,每到春节就带着全家回老家去看望牺牲战友的父母,如亲儿子一般给老人们剪指甲、刮胡子、打扫卫生,和老人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在得知韦姓烈士的弟弟患尿毒症后,就到处奔走联系治疗机构,并垫付了8万元医药费。於如桂常对妻子和儿子说,“战友们为国捐躯,长眠边境,而我活着回来了,战友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
从於如桂的身上,让我读懂了军人的信仰、战友的忠义。用他的话说:“信仰是军人的灵魂,有了信仰,我们一心向党。无论是否着军装,军人的信仰和本色永不改,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找到自己的战场!”
於如桂虽身残但志坚,从战场奔向“商场”。经过多年打拼,他成立了江苏爱邦钢铁有限公司,吸收退伍军人再就业、困难群体有保障。他情注公益,反哺社会。主动承担100多名困难学子的费用,帮助200多名战友走出生活困境,30多年来捐款捐物达3000多万元,荣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江苏省道德模范 ”“江苏省最美退役军人”等众多荣誉称号。
淮安英雄城,遍地正能量。在这座充满爱的“全国双拥模范城”,还有“中国好人”、辽宁舰首位女舵手、兵书记徐玲,前中南海警卫、好警察杨录斌等很多於如桂式的好老兵。一连串闪亮的名字,凝聚成一座城的英雄气。疫情防控,他们冲锋在前;抢险救灾,他们逆行而上;文明创建,他们扮靓城市;乡村振兴,他们攻坚克难。
胸怀千秋业,披甲再启程。淮安遵照“要关爱退役军人”的精神,为老兵量身打造“强兵兴业”“品质安置”“戎耀江淮”等诸多品牌。16万老兵将以“一声答到一生到”的岿然之势、凛然之威,续写“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的奋进之歌!(作者单位:淮安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
特约编辑:卢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