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华
▲东三省总督府
想写他,是因为他身上有“制国有常,利民为本”的儒学光芒;
想写他,还因为他真正是能人干臣。
其实他是不能称为“臣”的,他当过中华民国第二任大总统;但相比较而言,他还是在当“臣”——东三省第一任总督任上的业绩光芒万丈。
他就是徐世昌。
这次去沈阳,就去了东三省总督府。去了总督府,就知道了他。
▲徐世昌
一、上任第一督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廷设奉天省,设立第九个总督府东三省总督府。
清代原来设有八个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四川、陕甘、云贵,另外还有两个不管地盘的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
光绪三十三年时,东三省虽为清朝发祥之地,却已是民不聊生。
1904年2月10日爆发了日俄战争,日军占大连,陷旅顺,夺奉天(今沈阳),在击败俄军最终取得旅大租借地和南满铁路权的同时,把东三省的国土一顿蹂躏。
如何振兴这块龙兴之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朝廷派出军机大臣徐世昌与同僚载振一同到东北调研。二人走了两个多月,看到的是民生凋残,满目疮痍,但也有了解决办法。徐世昌向清廷上奏了《通筹东三省全局折》,洋洋十万余言。危难之时用能臣,朝廷就设立了奉天省、东三省总督府,任命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府第一任总督。
▲九大总督分布图
二、徐世昌为人
徐世昌从小家教好。他家祖上是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明朝后期迁到燕京,清军入关后逃至天津。曾祖父、祖父在河南为官,徐世晶就出生在了河南省卫辉府府治汲县(今卫辉市)城内曹营街。
徐父去世的早,徐母教子很严。徐世昌每交一个朋友,徐母必去考察。徐家清苦,她却不肯去求助当县令的亲戚。徐母说:“托人余荫,罔知艰苦,无复有刻厉振兴之心矣(靠着别人的照应,就不知道生活的艰苦,就不会有刻苦奋斗的志向。”
徐世昌十六岁就出来教书,十七岁就充任县衙文案,十八岁就为知府写文稿并兼会计,二十四岁时为淮宁县(今河南省淮阳县)知事当秘书。这时他遇到了袁世凯,一见倾心。袁世凯有钱,出资白银百两,让徐世昌与其弟徐世光赴应天府应乡。兄弟俩当即双双中举。
光绪十二年(1886)徐世昌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先坐了十年冷板凳,再到天津小站协助袁世凯练新军,任新建陆军稽查全军参谋军务营务处总办(相当于秘书长兼参谋长)。他自学军事及英语,先后编写了《新建陆军兵略存录》及《操法详晰图说》十三册,以统筹全军训练及教育,从而奠定了自己在北洋军队中仅次于袁世凯的地位。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打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西狩,徐世昌随行护驾,之后徐世昌得以重用,升入军机处,在51岁时,任东三省总督兼管东三省将军事务,官系从一品级。
▲徐世昌(中)与总督府同僚在一起
三、治理东三省
徐世昌到任之举措为,改体制,设学堂、举公益、兴实业。
改体制便是实行联署办公制。总督为最高负责者,设行省公署,所属各司与督抚一起办公,大事及时开会共同商量,会后各自去办(“事则公商,移则会画”),办事程序简化,工作效率极高,一个高效决策机构和运行机制可是振兴任何一个地方的首要条件。
设学堂,便是大办教育。他兴办了普通教育学堂、师范教育学堂、实业教育学堂、专门教育学堂和旗人教育学堂。
举公益,即筹建盛京医院,修筑马车铁道形式的公共交通,建设路灯,设立警察。
兴实业,即建立起农业试验场、造林公所、发电厂。他积极倡导种麦,并向种植者提供国内及日、美等国良种。他在东三省总督任上两年,第三年来考察东北的官员说,他上任“三年之后,东北遍地皆麦,自给而外,兼资运营,至今三省之民奉公(徐氏)为麦之先农”。
对东三省的主权,他则寸土不让。日人在图门至六道沟90余里钉立木桩,暗将中国领土划入韩界(韩界为日侵占)。徐世昌令吴禄贞带人连夜拔去,并记上华名里数,钉立标识,使日人目瞪口呆。徐世昌还任用与日交涉“着为功劳”的吴禄贞为解决“界务问题”督办,有效地遏制了日本蚕食中国边境领土的阴谋及“满洲政策”的推行。
徐世昌在任两年,让东三省面貌焕然一新。论功行赏,在宣统元年(1909)8月,任命他协办大学士,一月后又授体仁阁大学士,这已是清代文臣最高荣典了。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东三省总督府
之后他助力袁世凯出山,出计逼清帝退位;因清廷对他有恩,在段祺瑞领北洋64名将领联名发电让清帝退位的第二天,他辞了官职。在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他离京去青岛闲居,虽袁两次请他出山,他均未肯。他后来虽于民国4年(1915)5月出任了北洋政府的国务卿,但在当年,他坚决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而“罢工”十余天;因袁世凯欲恢复帝制,又辞了职。最后退居到河南辉县水竹村,自号水竹村人。
民国7年(1918)在中华民国进行第二届总统选举时,他当选总统。他努力谋求南北和解,但没有结果,军阀们还是开始混战,先在1920年开始了直皖战争,又在1922年爆发了第一次直奉大战。在曹锟的逼宫下,他离开了总统府,迁居到天津英租界,结束了他五年总统的生涯,开始了他“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的琴棋书画、著书立说的生活。
他在五年总统任上看似无甚大的建树,还有人说他是傀儡总统。其实不然,他倡导商业,倡导教育,努力维护民生。1919年,因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提出的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的要求,“五四运动”爆发。时为总统的徐世昌下令,警察面对学生时不得携带武器,警察只能手拉手组成人墙阻挡学生队伍的冲击。没能阻住,外交部长曹汝霖被打,他的住宅赵家楼被烧。徐世昌儒学的人文情怀可见一斑。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等强烈要求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最终在美英斡旋下,中日两国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及其附约,将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丢失的权益再争取了回来。具体谈判,顾维钧等当属首功,作为总统给予指示与支持,幕后必有功劳。笔者相信,仅此两个在职的细节,加上他在东北的两年新政,为中国打造出一个繁荣的边疆城市,已让他足谓平生。
抗日战争中,他拒绝当日本人管辖的华北首领。民国27年(1938)6月,他病逝于天津,享年85岁。他归葬辉县,未修墓,仅竖一块“水竹邨人之墓”碑。
▲徐世昌的总统照
▲徐世昌的书法
编辑: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