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总工会启动2025年职工创新助推计划 激发新质生产力培育动能

来源:新华时视网     作者:北工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4-1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总工会近日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职工创新助推计划工作的通知》,通过"职工创新发明专利助推"和"创新项目助推"双轮驱动,激励全市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为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聚焦高精尖产业 强化专利成果转化

 

      2025年职工创新发明专利助推计划将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新能源智能汽车等十大首都高精尖产业领域。符合条件的职务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可获得最高3000元助推资金,由市总工会与区、局、集团(公司)工会按1:1比例分担。该计划明确要求,专利需在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授权,且已在企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确保创新成果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北京市工会系统已通过类似政策助推1048项发明专利转化,带动高技能人才培训6631人。此次政策延续了"向一线倾斜"的导向,要求第一发明人必须持有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且为企业一线职工,体现了对基层创新力量的精准支持。

 

      二、创新工作室提质升级 技术攻关再赋能

 

      针对职工创新工作室,北京市总工会设立"10万元-5万元-3万元"三级资金助推体系,重点支持具有技术填补空白、工艺优化、技能培养功能的创新项目。其中,市级(示范性)工作室最高可获10万元资助,区局级工作室可获3万元,各级工会资助总额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

 

      申报项目需满足"2025年内企业立项、两年内完成"的硬性条件,且同一工作室年度申报不超过2项。这一机制既保障了项目实施的时效性,又避免了资源分散。据了解,2024年北京市已建成首都工匠学院10家,带动各区建立工匠学院42家,形成了"1+40+N"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为创新工作室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全流程闭环管理 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为保障资金使用效益,两项助推计划均建立了严格的申报审核机制。发明专利助推需提交企业应用证明等材料,经三级工会审核后,资金直接拨付至发明人的工会会员服务卡。创新项目助推则引入专业评审和公示制度,项目资金分两阶段拨付,60%首付款在公示后3个月内发放,余款待验收合格后结清。

 

      北京市总工会2025年将继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通过劳动技能竞赛、工匠人才培育、创新成果转化等20项重点工作,构建"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此次助推计划作为其中重要一环,预计将带动全市超千名职工参与技术革新,为首都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工会力量。

 

      编辑:杨信


责任编辑:新华时视网